- · 《人才资源开发》栏目设[05/29]
- · 《人才资源开发》刊物宗[05/29]
- · 《人才资源开发》征稿要[05/29]
- · 《人才资源开发》投稿方[05/29]
- · 《人才资源开发》收稿方[05/29]
中国人才资源市场化配置转型研究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中国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创新是发展的关键,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这就亟需把人口大国转变为人力资源强国。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
中国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创新是发展的关键,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这就亟需把人口大国转变为人力资源强国。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1]人才问题可以简单地分为教育培养和配置使用两个方面。教育培养和配置使用相比,人才的配置使用更重要、更基础、更关键。配置使用不好,培养再多的人才也形不成实际的生产力和竞争力。反过来,如果配置使用得好,将会创造出对人才的需求,刺激对人才的培养。所以,人才合理配置使用比人才的培养处于更加重要的位置,需要给予更多的关注,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一、人才资源配置方式改革历程
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对人才资源实行严格的统包统配制度。单位没有用人自主权,只有接收的义务,没有选择的权利,分配什么人来就用什么人;个人没有选择工作和单位的自主权,组织分配到哪就到哪,组织分配做什么就做什么。学生毕业后就业和工作,统统由学校统一进行分配,分配到哪个地区、什么单位,个人没有任何选择权,公布前没有任何知情权。到了工作单位后,个人没有任何辞职的权利,工作调动需要组织批准且经过极为严格的程序。这种资源配置的方式使资源得不到合理的利用,造成了大量的人才浪费。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中国人才资源的配置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计划配置方式向市场配置方式的转变,大致经过了以下几个时期。
(一)计划配置方式松动时期(1978—1992年)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政治上拨乱反正,经济上调整恢复,改革开放拉开序幕。一方面是社会对人才的需要迅速上升,另一方面旧的人才管理体制又把人才约束得很死。于是,“星期日工程师”的现象应运而生——一大批大城市的技术人才,利用周未的时间,到中小城市和农村,为新兴的中小企业、乡镇企业提供技术服务。这是早期的带有市场性质的个人兼职行为,得到当时各方面的充分肯定。这种现象在全国不少地区都出现,但以上海和江浙地区最为典型。
八十年代初,随着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各项事业的推进,特别是外商投资企业的进入和民营企业的兴起,亟需大批专业技术人员。而当时的计划分配制度和人才的单位所有制,使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很难到非国有经济工作。整个社会人才积压和人才短缺并存的矛盾十分突出。针对这种情况,国家开始出台政策支持带有市场性质的人才流动。1983年国务院发布《关于科技人员合理流动的若干规定》,1986年又发布《关于促进科技人员合理流动的通知》,在整个人才管理体制没有改革的情况下,制定具体政策规定,允许部分人员从体制内的单位向外商投资企业和民营企业流动。应当肯定,这种人才流动的放活将统包统配制度打开了一个缺口,是人才资源配置向市场化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一步。在国家政策的支持和鼓励下,一些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离开体制,由原单位辞职到外资企业、民营企业工作。
国家支持人才流动的政策出台后,大规模的人才流动逐步在全国兴起。与此相适应,为人才流动提供服务的机构应运而生,脱颖而出。1983年全国第一家人才流动服务机构在沈阳建立。很快,全国各地陆续建立起人才流动服务中心。人才流动服务中心是政府人事部门的服务机构,既行使人才流动行政管理的职能,也具有向人才流动提供社会服务的功能。外商投资企业和民营企业没有保管国家干部档案的权利,而这个时期,档案对人才还极为重要,不仅是干部身份的依据,还涉及人才的专业技术职称的评定、办理出国手续的政审,甚至作为所在单位开具办理结婚手续的证明等。档案没有地方存放、相关问题没有机构来解决,人才流动就难以实现。因此各级人才中心提供的人事档案和人事关系管理等各项服务,为流动人员解决了后顾之忧,是人才流动得以发展的重要条件。随着人才流动的发展,人才流动中心除了管理流动人才档案和相关人事代理外,还承担举办人才交流大会、进行人才流动争议仲裁、制定当地引进人才的优惠政策等职能。在推动人才流动发展的过程中,各级人才流动服务机构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在初次就业市场改革方面,1985年5月中央发布《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要求开始试行“双向选择”的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双向选择指在国家包分配的前提下,在一定的范围内,毕业生可以选择单位、单位可以选择毕业生,这是为逐步放开初次就业市场进行的积极探索,对改善人才资源的配置有重要意义。1986年,国家教委、劳动人事部等有关部门联合提出《高等学校毕业生分配制度改革方案》(通称“中期改革方案”),提出中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长远目标是:在国家就业方针、政策指导下,逐步实行毕业生自主择业,用人单位择优录用的制度。该方案率先在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高校试行并总结了经验。 1989年,国务院批转了《国家教委关于改革高等学校毕业分配制度的报告》和《高等学校毕业分配制度改革方案》。同年,又有100多所高校按上述两个文件精神,起步实施“一定范围内的双向选择”的就业办法。
文章来源:《人才资源开发》 网址: http://www.rczykfzzs.cn/qikandaodu/2020/0713/3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