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人才资源开发》栏目设[05/29]
- · 《人才资源开发》收稿方[05/29]
- · 《人才资源开发》投稿方[05/29]
- · 《人才资源开发》征稿要[05/29]
- · 《人才资源开发》刊物宗[05/29]
打造长三角人才一体化新高地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长三角地区目前经济总量达21万亿元,人口为2.2亿,人均GDP接近1.4万美元。要实现区域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就意味着要探索由人才创造力来推动的创新型发展范式。统计显示,长三角创
长三角地区目前经济总量达21万亿元,人口为2.2亿,人均GDP接近1.4万美元。要实现区域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就意味着要探索由人才创造力来推动的创新型发展范式。统计显示,长三角创新资源丰富,区域内高校在全国占比17.6%,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和工程实验室等创新平台近300家,年研发经费支出和有效发明专利数均约占全国30%。这为长三角地区实现人的高质量发展与区域内经济社会的共同提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浙江要发挥长三角“南翼”中心城市的功能和区域内“一角、一湾、一湖、四圈”的发展战略,主动策应上海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加强与沪苏皖人才一体化合作,为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作出浙江贡献。
长三角人才一体化现状
长三角要实现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必须打破一切阻碍要素资源流动的行政区壁垒,推动统一的市场体系的形成和完善,加快政府间的制度接轨、政策接轨和市场的接轨,使区域经济、社会、文化等联系更加紧密,交通、医疗、社保、科技创新、教育等资源实现自由流动。其中,人才是不可或缺的资源,将促进资金流、信息流、劳动力等要素流动更加有效,新兴产业蓬勃发展,为一体化发展不断注入创新活力。
人才一体化已成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要表现。当前长三角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从量向质飞跃的重要转型时期,区域内具备很好的人才和科研基础,也是我国人才密集度最高、人才储备丰富、人才吸附力强、需求旺盛、流动率最快、竞争最激烈的区域之一。据《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显示,长三角城市群流动人口以跨省流动为主,占整体流动人口的83.18%。其中,新生代在长三角城市群流动人口的比例已超过60%。而今年以来,浙江各地不断升级引才政策,持续优化人才发展生态,各地区中高端人才均实现净流入,其中杭州、宁波稳居全国第一、第二位。我省正在成为长三角人才一体化的新高地。
人才一体化是实现区域均等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只有实现人才资源的一体化配置、一体化流动,区域一体化才有保证。2018年以来,浙江与苏、皖、沪共同签署了《三省一市人才服务战略合作框架协议》《长三角人才一体化发展城市联盟章程》等协议,凝聚人才一体化发展共识,协同推进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共同培育人才一体化发展市场,协同确立长三角区域在全球人才竞争中的比较优势。依托长三角人才的品牌,浙江作为全球人才创业创新选择地的影响力日益显现。
长三角人才一体化的必然趋势
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长三角对人才的迫切需求。目前,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创新创业方兴未艾。从长三角地区间产业结构相似性系数来看,一方面存在明显的梯度差异,另一方面除上海与其他省份的结构相似性系数相对较低外,浙江、江苏与安徽三省之间的产业结构相似性系数均相对较高,这使区域间的人才流动和竞争无法避免。例如,上世纪80年代,浙江平湖市不少企业请来上海的“星期日工程师”,这几年常驻平湖的高端人才已有1000多位。从“星期日工程师”到“常驻工程师”,这种“不求所有,只求所用”的理念,让人才要素在长三角区域内加速流动,也让“长三角人”成为一种新的身份认同。
长三角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快速发展,孕育了新的“轨道人才”。目前,长三角地区枢纽型机场、港口、高铁网络和高速公路网络等区域性快速交通骨干网络已基本形成,促使长三角城市群迈入同城化时代。交通物流的便利还吸引了大量创新机构沿G60或沪杭甬高速公路分布产业,这种以产业成长为目标的跨区域产业布局让长三角变得更加密不可分。工作在一座城市,生活在另一座城市,跨区域生活方式屡见不鲜。
长三角信息一体化发展促进形成了公共服务、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城市生活等重要领域全面应用对接的良好局面,为长三角人才一体化向更高水平发展增加新动能。今年9月,长三角异地就医门诊直接结算试验范围在原有基础上新增了13个试点统筹区,至此,长三角地区全部41个城市实现医保“一卡通”。长三角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区域协作机制将统一长三角区域部分劳动仲裁案件裁判标准,进一步提高劳动人事争议案件处理效能。
长三角人才一体化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长三角面积大、人口多,区域内相对均衡和梯度落差并存,人才流动呈现出明显的非均衡性、“马太效应”和“虹吸效应”。在一些长三角区域腹地和传统产业占据主导的城市,人才短缺、人才与产业不相匹配的矛盾依然突出。如长期以来,长三角区域东西部经济发展不均衡,人才、知识、资本向东集聚,人才红利难以在流动中释放,人才流失成为后发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人才流动的非均衡性,以及“以邻为壑”的心态作祟,使部分地区存在限制人才自由流动的现象,甚至千方百计抢人的“大剧”竞相上演。
文章来源:《人才资源开发》 网址: http://www.rczykfzzs.cn/zonghexinwen/2020/0826/559.html
上一篇: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合理开发问题分析
下一篇:重要提醒:这3东西强致癌!就藏在你家厨房!快
人才资源开发投稿 | 人才资源开发编辑部| 人才资源开发版面费 | 人才资源开发论文发表 | 人才资源开发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人才资源开发》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